从云溪城区向陆城镇方向出发,笔者驱车不到10分钟,“百果园站——云溪城乡公交停靠点”的标识便映入眼帘。
石板路的一角,园主肖少艾正引着一批批游客向枇杷林深处走去,妻子王润连则蹲在一旁,麻利地将采摘好的枇杷装进竹篮,拿到公路边摆摊售卖——今年是这对来自怀化的夫妻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第27年。
“1998年,我跟老肖刚来云溪时人生地不熟,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王润连说,彼时的云溪发展好,为了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走出“山城”。
机会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2001年,学农业出身的肖少艾经朋友介绍了解到陆城镇枫桥湖村道云路旁有一块120余亩的土地撂荒。这对年轻夫妻带着仅有的3000元积蓄,东拼西凑2万元,承包下这块荒地。
从柑橘、香梨到杨梅、春桃,什么品种好、什么大家喜欢,果园就引进什么品种的水果。最开始的几年里,肖少艾用专业的技术和辛勤付出,换来果园品类、数量的直线上升。
但靠天吃饭的农业与种植往往也被“天”所制约。回忆起最困难的一次是在2024年年初,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果园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断的断了、倒的倒了,当年预计亏损一半不止。”王润连笑着摇头,眼神却透着坚韧,“好在云溪乡亲们没少帮衬,农技站专家也常来指导,慢慢就熬过来了。”现在的百果园,拥有各种名优果苗近100万株,建起了垂钓池、采摘林、农家乐,成了远近闻名的休闲农业庄园。
如今,公路小摊旁,“回头客”频频光顾,10元/斤的枇杷成为他们的必带品;百亩林园里,游客李女士正和闺蜜们穿梭在枝叶间,一边品尝清甜的枇杷,一边享受亲手采摘的乐趣。据统计,每逢采摘旺季,果园单日接待游客超200人次,场景热闹非凡。
夫妻俩的坚持也带动了周边发展。他们优先雇佣周边村民,并免费传授栽培技术,为农户提供果苗、肥料,并以保底价收购果实。“现在园林聘用上十名村民,户均年增收4万多元。”得以休息片刻的肖少艾向笔者算起账,密密麻麻的数字里,藏着大伙的致富希望。
暮色渐浓,百果园亮起暖黄的灯光。肖少艾踩着梯子,踮脚给新挂果的梨树套袋:“等到6月份,欢迎你们来采摘香甜的翠冠梨。”
27年,从荒坡到乐园,从异乡客到“云溪人”,这对夫妻用双手书写的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是云溪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岳阳日报·长江信息报·洞庭之声报·岳阳网·印务公司·长城传媒·天下洞庭传媒·倾城杂志·日报产业公司